自我批判或自省 (Muhasaba)

"muhasaba"字面上是清算、帳目結算與自省。不過它在精神領域上有另一層意義─即信仰者之自我批判;信仰者持續地分析自己的言行思 想,希冀透過改正來帶領自己更接近真主。這樣的信仰者會因為自己的善行 感謝真主,且試圖藉由懇求真主的原諒、及改正其錯誤和罪狀,以滌淨他(她)的罪惡與偏差。"muhasaba"是確認個人對真主之忠誠的一項非常重要與嚴肅的意圖。

《麥加的征服》 (Al-Futuhat al-Makkiya)一書的作者穆希丁.伊本.阿拉比 (Muhy al-Din ibn al-'Arabi)曾記載,在伊斯蘭最初的幾個世紀裡,正直的人會記錄或回想自己每天的舉止、思想和言談,而後分析、檢討,以明瞭自己是否犯下任何邪行或惡端。他們這麼做,是要保護自己免於落入虛榮的暴風及自傲的漩渦中。他們自我分析之餘,還會請求真主的饒恕,並且誠心地懺悔,如此或許自己未來可以不再犯錯與出現偏差。而後他們會以感恩之心向真主匍匐禮拜,感謝那「全能者」透過他們創造出那些有價值的舉止和言詞。

自我批判也可以被描述成尋求與發現個人的內在和精神深度,並且運用必要的精神和智識上的努力,來獲致真正的人性價值,以及發展鼓勵和滋養這些價值的情操。亦即,自我批判就是一個人應該如何去分辨善惡、利弊、以及如何維持一顆正義的心。更進一步說,它讓一位信仰者評量眼下之事,預備未來;讓一位信仰者得以修正其過去的錯誤,並且在真主的視線下獲赦,因為它提供了一項對於個人內在世界之自我更新的不斷了悟。此種情況可以讓一個人達成與真主間的穩定關係,而這種關係端賴一位信仰者過著精神生活和維持察覺個人內在世界活動的能力。如許成功將令個人保有做為一個真正人類的天性,以及持續產生個人的內在理性與感知。

一位信仰者無法在其精神與日常生活中對自我批判視若無睹。另一方面,他(她)亦試圖以神的召喚所吹襲出來的希望與慈憫 之風,來復甦其滿目瘡痍的過往;以下兩段經文便是那神的召喚:向「主」悔罪(24:31)以及懺悔者啊!你們應當歸向你們的「主」(39:54),就是這來自其他世界的聲音在人的良知中迴響著。然另一方面,真主又在以下經文裡,以著既如雷霆一般的恐怖警語,卻又帶著振奮人心的恩寵 說道:信道的人們啊!你們應當敬畏 真主,遵守你們對祂的義務。每個人都應當想一想自己為明日預備了什麼?(59:18)這段經文引導信仰者轉向其理性,然後再度警惕自己不要犯下新的罪。於是在這種情況下,信仰者彷彿受到一道上了鎖的門的周全保護,得以免於各種罪惡。

信仰者將生命的每一刻都視為新芽萌發、生機勃勃的春天,他們以源於信仰的洞察力和覺知力,孜孜矻矻地在其精神與心靈中探索更大的深度。即使一位信仰者有時會為其形體中的肉慾層面所拖累,因而舉棋不定,但他(她)仍永遠保有警覺,如同下列所述:敬畏 真主和遵守祂的命令的人,一旦遇到「撒旦」 的誘惑時,他們就會立刻想起(真主)。他們是明見的(7:201)。

自我批判就像是信仰者心中的一盞明燈,一個居於他(她)良心中的警惕者與善意的忠告者。每一位信仰者都用它來分辨善惡、美醜及真主之喜惡。透過這個善意的忠告者,信仰者跨越了一切樊籬(無論那看起來多麼難以跨越),然後抵達嚮往中的目的地。

自我批判會吸引神的慈憫 與恩賜,它讓一個人得以進入更深的信仰與侍奉之中,成功地實踐伊斯蘭,並獲致與真主的接近與永恆的喜悅。它也令人免於墮入絕望,使之最終能夠仰賴個人的禮拜 行為,在後世 不受神的處罰。[1]

自我批判打開了通往精神平靜與安寧的大門,但它同時也令一個人畏懼真主和祂的懲罰 。有一則「先知」的警語,時常迴盪在那些自我批判與召喚自己面對其行為的人的心中:倘若你們知道我所知道的,你們一定會笑得少而哭得多[2]自我批判讓一個人的內心同時昇起平靜與畏懼,它不斷地在那些徹知他們責任重大的人們內心裡激起不安─那種焦慮就像是下面這句話:但願我是一棵被砍成碎片的樹[3]

自我批判總是讓信仰者感到如下的挫折與恐懼:那時大地雖然依舊廣闊,他們卻感到狹窄;他們的內心也感到窘迫(9:118)。而以下的這段經文:無論你表示出你心中所想的,或是隱瞞它,真主都將召喚你們去清算它(2:284)更在他們腦中的每個細胞裡揮之不去,他們哀號著:我希望我的母親未曾生下我![4]

若要讓每個人都達成這種自我批判的程度是很困難的,而讓那些不這樣做的人確認他們今天會過得比昨天好、而明天會過得比今天好也是同樣困難的。對於那些被時間之輪反覆碾磨的人而言,目前的日子並不比從前的好,他們也無法根據後世 的標準來好好履行自己的職責。

持續的自我批判與自我譴責都顯示一個人信仰的完美程度。對於每一個計畫讓生命至臻至善的人而言,全世界的人類都應當意識到這份生命,並無時無刻地與他們的生命奮鬥。這樣的人會對於其心靈與心智中的各個起心動念下達口令。他們會履行自制、與「撒旦」般的脾氣或衝動對抗,並對自身的一言一行明察秋毫。自我批判是持續的,即使對那些最易察覺和最受接納的行為亦然。每晚省察自己日間的言行是一種規則,一如晨間立定避免犯罪的決心一樣。一位信仰者應將其「生命的絲帶」繫在自我批判和自我控訴的「經線」上。[5]

只要信仰者表現出對於「主」的忠誠和忠貞,並且謙遜渡日,那天園 之門將會敞開,並送出邀請函,說:來吧,忠誠者!你和我們親近。這是親近的階段。我們已發現你是一位忠誠之人。每一天他(她)都因其精神中嶄新、超凡的旅程而感到榮耀。真主祂自己亦藉由這般純潔的靈魂宣誓,祂說:我以自責的靈魂盟誓(75:2)。


[1] 倘若一個人因為自己的罪行而對於其(來自神的恩寵)永恆生命絕望,他(她)就會開始尋求不被神處罰的方法。於是這種人便開始回想並企圖依賴其過去的善行。然而,這種方式是非常不恰當的,因為唯有透過神的慈憫,個人才得以免於神的處罰,才能進入天園。

[2] Al-Bukhari, "Kusuf," 2; Muslim, "Salat," 112; Al-Tirmidhi, Abu 'Isa Muhammad ibn 'Isa. "Kusuf," 2.

[3] Al-Tirmidhi, Abu 'Isa Muhammad ibn 'Isa. "Zuhd," 9; Ibn Maja, "Zuhd," 19.

[4] Ibn Sa'd, 3: 360.

[5] 換言之,一個人畢生的所有時間都應花在自我 批判和時時關照自己的言行上。

Pin It
  • 上創建。
版權所有 © 2024 法土拉.葛蘭正式網站。
fgulen.com是官方來源 Fethullah葛蘭,土耳其著名的學者和知識分子.